新華網:中電建若羌光熱項目關鍵設備受電成功 開啟鏡場智能調試新階段? | |||||||||
| |||||||||
8月6日,由中國電建旗下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的若羌10萬千瓦光熱(儲能)配套9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傳來捷報——9號、11號就地電氣控制柜(FEC)成功實現首次受電,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該項目鏡場系統正式邁入調試階段,為后續大規模太陽能聚光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光熱電站的“神經中樞”,FEC設備承擔著多項核心功能。它不僅是鏡場及相關設備的電力分配中心和網絡通信樞紐,更肩負著控制數萬面定日鏡實時追蹤太陽軌跡、將太陽光精準反射至吸熱器的關鍵任務。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成功受電的FEC采用山東電建三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體化設計,在運輸便捷性、安裝效率和維護便利性上實現了多重突破。 “我們的FEC設備能夠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保持穩定運行,具備極高的可靠性。同時,它集成了過載、短路等全方位故障保護功能,并配備先進的PLC控制系統和智能觸摸屏,可實現全自動控制、遠程實時監測及精準故障診斷,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與維護成本。”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若羌電建睿達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黃棟介紹道。 據了解,該項目全場共部署13臺FEC設備,將為整個鏡場系統提供強勁“算力”支撐,其控制范圍涵蓋26座校驗塔、6臺紅外相機、2座氣象站、1065臺通訊接口模塊卡以及30萬面定日鏡驅動器,構建起一套高度智能化的太陽能聚光控制系統。 為確保此次受電工作萬無一失,項目部提前數月啟動專項策劃,組建專家團隊對電氣接線、卡件安裝、接地系統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數十輪細致核查與測試,嚴格執行國際標準的系統驗收規范,所有質量控制點均達到優級水平,其專業水準贏得了業主方與監理單位的高度認可。 坐落于新疆若羌縣鐵木里克鄉的該項目,是目前全疆海拔最高的塔式熔鹽光熱項目,目前項目30萬面定日鏡安裝工程已完成過半,各系統施工均按計劃穩步推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19.6億千瓦時,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約6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8萬噸、廢水12.22萬噸,為區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鏈接:http://xj.news.cn/20250811/74e4a9963c1a464cbbc695b3865f543c/c.html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